乡村振兴的淮安实践:产业培育当头,锚定“民富”目标

发布时间:2019/12/10 13:45:36来源:现代快报

最近,淮安市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的村民们,正在张罗着搬家和装修。62岁的黄秀全说,现在就等着三个儿子回来过年,给他们一个惊喜,“不比城里的房子差”。

得益于当地的农村住房改造工程,条河村建起了一排排白墙青瓦的新型农村社区,惹得周边不少村民,现在都想往这个三市交界的昔日“边缘地区”“挤”。


除了整齐划一的新房,能够吸引周边村民往条河村集聚的,还有在周边建起来的一个个农业产业园,这让村民们打工也有了奔头。

淮安地处江苏中部腹地,农村人口众多,扶贫任务繁重,往往依赖于“等靠要”。而在江苏,淮安的经济总量也长期位居中等偏下。

但正如去年六月,淮安市市长蔡丽新在《现代快报》发文所说,网络上有个热词叫"贫穷限制了想象力",而现实中,“更多的是旧观念束缚了我们的创造力。”

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记者注意到,瞄准乡村振兴,淮安创造性地提出了“业兴、民富、村美、人和”的“8字目标”,并正在“各个击破”。

生态底色亮眼的淮安,去年被国务院认定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,填补了长期没有国家战略直接覆盖的空白,这些都赋予了淮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多的想象空间。


民心工程

住到新房子里,条河村村民们并没有“大费周折”。村民王英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从旧瓦房到新洋房,她们家一共掏了13万,楼上楼下都是三室一厅,门口还有小菜园。

如果财力有限,还有80多平的小房子可供选择,并且和200多平米的大房子一样,一户一宅,有菜园。

如果连置换小房子都难以承受,政府会进行托底。成集镇党委书记黄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对于特困家庭政府实行拖底安置政策,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,兜住民生底线。

目前,条河社区一期工程已建成,二期正在施工中。除了一排排具有江淮特色的洋房,村民文化服务中心、居家养老中心等,也已初现雏形。

条河社区堪称苏北农村住房改造的样板。据公开报道,今年10月17日,江苏省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在涟水召开,“条河经验”被全省推广。

民生工程,说到底是民心工程。

淮安市市长蔡丽新曾表示,农村住房改造,淮安重点把好“三道关”。其中的第一条便是,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,一户一策,对农民愿不愿意搬、搬到哪儿去、房子怎么建等问题,均由农民自主选择。

在建设方式上,坚持公寓式安置和宅基地安置相结合,集体产权和商品房产权相结合,等地,以多元化的建设赢得群众支持。

同时,在保证质量前提下,淮安实行规费和税收能免则免,能返则返,最大程度减轻农民购房的负担。


产业振兴

时值初冬,条河村食用菌产业园开始了忙碌。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,约50万支香菇菌棒已经陆续上架。

从外貌上看,条河村食用菌产业园和其他农业产业园并无二致。但其特殊性在于,这个产业园虽设在条河,但并非条河独有。

成集镇党委书记黄勇介绍称,该产业园由条河、六塘、余何三个村整合扶贫资金700万元联合兴建,收益归三个村的村集体共有。

具体而言,村集体按照相应标准收取大棚租金,三个村的村民、特别是低收入户都可以到这里务工。

黄勇称,有的贫困村地理位置不佳,无法吸引资源要素,打破村域、镇域区划限制,到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发展产业,可以实现强村弱村之间的优势互补。

这便是涟水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,探索出的一条“飞地同创”产业扶贫新路,条河食用菌产业园只是其中缩影。

澎湃新闻从涟水县获悉,该县今年共计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、帮扶资金1.5亿元,成功实施各类“飞地同创”产业项目21个,覆盖了65个贫困村。

产业兴旺,被淮安视作乡村振兴战略中的“首要战略”。截至目前,淮安已建成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超145万亩,培育出“盱眙龙虾”、“洪泽螃蟹”、“淮安黑猪”等”淮味千年“系列品牌。


古镇新生

同样因产业而兴的,还有淮安“南大门”,洪泽湖畔的千年古镇蒋坝。

淮安市洪泽区蒋坝镇是江苏最小的镇之一,仅有两个行政村,人口1万人。据史料记载,蒋坝西侧的洪泽湖大堤有1800年历史,先后有九位皇帝到过蒋坝,督办河务,大量河工曾集聚于此修堰筑坝。

基于此特点,打造“河工风情小镇”、盘活乡村振兴“水”文章,成了蒋坝努力的目标。

2015年,蒋坝镇抓住机遇,推出洪泽湖生态环境提升工程美丽蒋坝PPP项目,总投资15.8亿元,分三期实施。

其中,一期建设内容包括观沧海、落霞滩等在内的“醉美三公里”滨湖风光带,以及温泉养生、隐逸快活岭和古镇老街,目前已基本成型。

这其中不乏“妙手回春”的案例。比如网红民宿云沧海,前身竟是一座座等待拆迁的废旧民房和鸡窝。

除了旅游项目,蒋坝如今的目标还有围绕美食和养生产业,打造洪泽湖畔的“健康驿站”。澎湃新闻注意到,蒋坝已连续两年举办螺狮节,利用“节庆经济”招揽人气。

澎湃新闻从蒋坝镇获悉,2018年“十一”黄金周期间,到蒋坝旅游的游客超4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超1000万元。

一改曾经被遗忘的尴尬,蒋坝乡村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。不少老蒋坝人都感慨,昔日辉煌的蒋坝又“活了”。

联系我们:0531—666983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