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
人民网

新农人绘就田野新“丰”景

——龙南市桃江乡实施“农业大托管”助推乡村振兴发展

2024年03月27日16:07 | 来源:人民网-江西频道
小字号

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年好景在春耕。在江西省龙南市桃江乡,科技助力春耕备耕早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。如今,这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——推行“农业大托管”以来,新农人出现,村民感叹穿鞋着袜都可以种地了……当地以“米”为媒,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,桃江乡加快“四融一共”和美乡村先行区建设,乡村振兴发展迈出坚定步伐。

新农人种田没有后顾之忧

“陈总,又来看你的秧苗了?”3月26日,在龙南市桃江乡醉丰洲产业园,见陈彬从大棚里出来,龙南市桃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蔡世红招呼其走进办公室,春耕备耕,是他们当前聊得最多的话题。

1993年出生的陈彬是桃江乡人,去年在老家中源村承包526亩土地,之前跟着他干工程的几个同龄小伙伴,如今也和他在一起干着水稻种植这份事业。

初见陈彬,他自我介绍时先说自己是个农民,进一步交流后才知道他还有着好几个产业。对于这个今年已经承包下桃江乡4000余亩土地的种粮大户,大家更习惯称陈彬等人为“新农人”。对于这个称号,陈彬有着自己的理解:区别于传统种粮人,他们更习惯将新的理念、新的方式运用到水稻种植与管理,以智能化、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。

一年时间将承办面积扩大七八倍,除了对自己团队的信任,陈彬的信心离不开桃江乡大力实施的农业生产“大托管”服务改革。该乡通过村集体统一流转整合,全乡4个村实现整村打包托管,“细碎田”“插花田”得到有效整理。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同时,该乡还整合资金成立了龙南桃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为全面实现机械化运作提供保障,并建设了育秧、农事服务、稻谷烘干、碾米加工、农产品展销五大中心,提供“育、种、管、收、烘、碾、销”七个环节的全流程服务。不用操心销路让陈彬得以轻装上阵,专心把水稻种好就行。

走进育秧中心,只见两条水稻育秧自动化流水线“火力十足”。工人们将经过提前浸泡的种子、培养土放入自动化设备内,随着机器的轰鸣声,育秧盘瞬间被填满。“通过智能机械化,我们育秧中心比传统育秧可节约三分之一时间。”蔡世红说。

水稻种植用上了企业理念

对于节约时间和成本、提高效率,陈彬有着自己的一套——他将自己早些年干工程、经营公司的理念全部应用到如今的种粮事业,像经营企业一样抓规划、抓落实、抓细节。

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现在各行各业都讲究分工协助,能做到行业细分领域龙头,那也是了不起的。今年我的目标就是把这4000多亩地种好,每亩能多产50斤,那也是很可观的。”陈彬介绍,因为自己去年也是第一次种田,所以他回来的第一件事是拜师傅学习种粮知识,并高薪聘请当地种粮名人担任技术指导,从选种、采购农资、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专业把控。

“我现在有8个学徒,要求他们全套都要学,向全能型方向发展,高机械化不仅提高生产效率,还是我控制成本的关键。”有了“技术顾问”还不够,陈彬还注重对团队业务能力的提升,不仅要求大家要学会使用各种农用机械,还要会维修、会田间管理,能提供农事服务等。

陈彬算了一笔账,单化肥这一项的选购和使用,一亩下来能省35元;农机手一天工资500-800元,团队里的年轻人培训后完全可以胜任,有时间空余还可以接其他乡镇的活,这一进一出也是笔不小的数目。

围绕“谁来种地、怎样种地”这个问题,积极推进农村生产大托管——这是桃江乡寻求的破解之道。“培育龙头企业,走公司经营发展之路,不仅能有效激活水稻种植市场活力,乡里也能腾出更多精力为百姓提供其他服务。”龙南市桃江乡党委书记钟俊说。

“大托管”焕发乡村新生机

“下秧有育秧中心、插秧有插秧机、打虫有无人机、收谷有收割机、晒稻谷有烘干机,现代农民可不是泥腿子了。”推行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以来,桃江乡村民谈起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。

近年来,桃江乡把保障粮食安全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,聚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,在桃江乡水西坝村打造集农产品种植、农产品加工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“醉丰洲”乡村振兴产业园,成为当地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。

从一颗种子到一粒稻谷再到一粒米,开展农业生产“大托管”服务改革试点以来,桃江乡通过公司运作,不仅解决种粮户“分散购买、价格昂贵”难题,农户亩均降低成本110元以上,还在卖稻谷改为卖大米基础上更加注重品牌创建。“桃畔大米”2023年5月正式投入市场,当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560万元,还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60万元。

走进桃畔公司展厅,除了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,展销中心还设置了直播带货间。“如今我们产量有保障,在做好线下传统渠道销售的同时,还在积极拓展线上平台,不定期组织农产品主播推荐桃江乡乃至全市的特色农产品。”蔡世红介绍,在这里,农民可以有新角色,农特产可变成“网红货”。

“今年全国两会又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好政策,今年干劲更足。”陈彬坦言,他经常关注时事新闻,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让他对种好水稻很有信心,见他农业产业搞得有声有色,乡里年轻人向陈彬取经,不少人对在农村发展也有了新想法。(叶波 林佩蓉)

(责编:罗娜、帅筠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