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
人民网>>贵州频道>>开阳视窗

开阳:“农”墨重彩绘新景 和美乡村入画来

2023年11月01日14:19 |
小字号

山清水秀生态美,宜居宜业幸福村。深秋时节,行走在开阳大地满目金黄,果蔬飘香,乡间庭院错落有致,风景如画的村庄环境,更让人心旷神怡,流连忘返。

今年以来,开阳县把乡村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创新思路,精准施策,下足发展硬功夫,聚焦产业发展、乡风文明、农村环境等方面,建设宜居和美乡村。

找准发展定位 助力产业多元化

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,和美乡村建设才会有持久的内生动力。如今的开阳,“一乡(镇)一特、一村一品、多元发展”的乡村产业格局初步形成。

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,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支撑。立足生态、富硒、有机特色优势,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,即重点抓好蜂糖李、茶叶、枇杷、樱桃等主导产业,同步发展马铃薯、蔬菜、猕猴桃、茶叶、大米等特色富硒产业,有效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
“村里有特色产业,这启发我们要因地制宜,找准定位。开阳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积极融入品牌体系,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研发和推介,打响做靓‘富硒’品牌。”开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道。

提升人居环境 打造亮丽风景线

基础设施是否完备,直接关乎群众的幸福感。如今,农村硬件条件好了,村子亮丽了,更多人愿意留下来,扎根乡土。

开阳县将农村“五治”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,改善群众居住条件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美丽宜居乡村,助力乡村振兴。

聚焦生态优美,聚力加快“和美”乡村建设,南江乡龙广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持续开展农村“治房”“治厕”“治垃圾”“治水”“治风”,深化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,提升村民宜居质量。目前,全县111个行政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,规划合理,基础设施完善,人居环境提升效果明显。

“南江乡将锚定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目标,大力破解群众上学、托育、就医、养老等难题,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便利度、群众生活舒适度。”南江乡相关负责人说。

补齐短板弱项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

开阳县坚持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,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,提升农村群众宜居环境质量。

补齐基础设施短板。坚持以抓小城镇建设为契机,整合村庄改造、生活用水、用电、道路改造、危旧房改造等项目。完成危房改造、房屋立面整治共1280户,同时新建文体活动场所、集体长廊,以及电话、免费WiFi等基础设施,有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绘就了一幅幅乡村经济兴、百姓富、生态美的画卷。

推动文旅融合发展。坚持高水平规划设计、高质量、高标准规划,实施乡村旅游示范点的乡村油路、公厕、停车场、旅游绿道、服务中心建设等一批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娱、购”的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“和美乡村”与旅游景区的衔接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,吸引一批批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,充分利用气候、文化、自然等资源,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。

抓实农村环境治理。深入推进“蓝天、绿地、碧水、清洁、田园”生态保护计划,不断完善污水处理、垃圾收集、清运等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农村清洁、村寨绿化等设施,禾丰乡穿洞村以“一户一宅”为基础,强化农房管控,抓实乡村环境整治,提升乡村“颜值”,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。同时,推广“厌氧池+人工湿地”等生活污水处理工艺,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0%以上;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,新配置分类垃圾箱900组,实现村庄外运垃圾减量80%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为群众幸福加码。

提高善治水平 培育文明新风尚

坚持以融合善治模式引导村民,健全完善村民大会、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,加强乡风文明建设,实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,树立文明新风尚。同时,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工作,提升农村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,夯实和美乡村建设基础。

“以前村里吃酒席,要讲排场、讲面子,家家都在攀比。自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办酒也不浪费了,面子也不讲究了,我们去吃酒也开开心心的。”说起村里的变化,禾丰乡马头村村民宋云连连称赞。

“治风”工作开展以来,禾丰乡6村1居便组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安排网格员对负责片区进行婚丧嫁娶事宜的管理和监督,并且按照“3515”的规定,即“丧事办酒不超过三天,礼金不超过50元,酒席不超过15桌,人数不超过150人”,大幅减少了大操大办问题。

不仅仅是禾丰乡,开阳县的农村“治风”工作全面“加速”推进,通过“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,发挥红白理事会、村委监督委员会、村规民约、红黑榜作用,切实把“刚性约束”变成“软任务”,绽放乡风文明之花。(图/文 杨刚)

(责编:李永馨、陈康清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