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新闻客户端

“把根留住”:发掘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

“把根留住”:发掘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
2019年04月20日 21:45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社新闻

 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(张健)古人云:“礼失求诸野”,乡村是一个文化宝库,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灵魂与价值指引。专家认为,需遵循寻根路径,发现传统文化载体,为乡村振兴提供依据。

  “在记得住乡愁的号召下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,隐约感觉到了乡村存在的价值,发起了诸如‘乡村重建’‘乡村让生活更美好’等活动。但乡村文化的根在哪里?”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、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朱启臻在20日举办的“乡村价值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”上表示。

 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。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,乡村文化迎来了发展新时代。但在城镇化、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中,乡村文化也面对城市文化冲击带来的挑战。当下我国乡村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,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尚未完善。

  北京市农业职业学院教授朱启酒多年从事特色小镇建设实践,他认为背离乡村价值、不尊重乡村文化是很多特色小镇发展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认为,中华民族许多优秀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宝贵财富、重要基础和不可或缺的内容。

  朱启臻在他的新书《把根留住: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》中论述了乡村振兴与乡村价值的关系,提出忽视乡村价值、另起炉灶的乡村建设,是无根的乡村、无根的文化,往往会成为空中楼阁和摆设,这方面的教训并不少见。需遵循寻根的路径,发现传统文化载体,为乡村振兴提供依据。

 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总要求,无不与乡村文化有关。如何重塑乡村文化、建设好乡村文化,理应成为当下乡村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与价值诉求,也是一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具体行动。

  专家认为,发现和放大乡村价值很有必要。乡村文化重塑是在保持自身传统和特质的基础上,取其精华、弃其糟粕,将现代性因素融入乡村文化之中,找到新生长点,实现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。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朱守银认为,与城市工业化的统一性、规范性和集聚性相反,农村价值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,乡村振兴模式应该采用多种路径,而非单调地复制推广。

 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徐平说,发展乡村要注重乡村文化保护。乡村可以变,魂不能变,根不能变。

  “我们既要发现乡村价值,又要分析乡村文化的载体,揭示乡村价值体系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,使更多的人明白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乡村,懂得如何在乡村发展中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。”朱启臻说,“让村民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,也能充分体验到乡村文化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。”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权利保护声明页/Notice to Right Holders

举报邮箱:jubao@vip.sina.com

Copyright © 1996-2024 SINA Corporation

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